反腐大剧实力圈粉 为何如此“带感”?


发布时间:

2017-04-06

3月28日,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首播,首集就取得了全国网收视率2.41、份额7.37%、位居同时段第一的好成绩,很多人看完直呼“超带感”。那么,这部反腐剧到底凭借什么实力“圈粉”?

  新华网 卢俊宇

  3月28日,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首播,首集就取得了全国网收视率2.41、份额7.37%、位居同时段第一的好成绩,很多人看完直呼“超带感”。那么,这部反腐剧到底凭借什么实力“圈粉”?

  首先是真实。剧中很多案例都来自于真实世界,而且更侧重人性的思考。据媒体报道,编剧周梅森深入一线体验生活,亲自到监狱、反贪局侦查指挥中心等地采访调查,与办案检察官、纪检干部、监狱干警、服刑贪官等座谈,获得了第一手的写作素材。比如一开篇,那个贪污金额高达2.3亿元的处长,就是来自近年来反腐的真实案例,周梅森曾经透露,这个角色的原型正是国家能源局原司长魏鹏远。而剧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反贪局长侯亮平(陆毅饰)为清点某贪官家里的现金,用坏了12个验钞机,这个细节也并非完全虚构,它就来自真实的新闻报道。

  其次是尺度。该剧不仅是反腐题材电视剧在2004年以来首次重回黄金档,其剧情尺度更突破以往,首次将反面角色设定为副国级干部,因而被称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电视剧”。其实,反腐题材的影视剧在中国的兴起并非是近年的事情,但在近年得到了更多关注、所谓“禁区”得到了更多突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最后一点,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时代的回应。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强力反腐,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折射到我们今天的反腐题材文艺创作,也必然要大力突破传统的套路和窠臼,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进行。

  据报道,从2015年1月到今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立项的当代反腐题材剧不下10部,仅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就报备了6部。从中纪委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到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于成龙》的热播,与反腐有关的作品不断升温。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反腐剧将进入新的阶段,并有望掀起新一轮收视高潮,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感受反腐剧魅力的同时,深化对廉政建设的认识,更为自己不断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