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七五”普法规划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

2021-09-15

今年7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今年7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8月6日,自治区党委、政府转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司法厅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标志着广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未来五年的纲领性文件正式出台。近日,广西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接受了《法制日报》记者采访,详细解读广西“七五”普法规划。

  加强开展对外法治宣传

  广西是中国和东盟两大市场最便捷的交通通道,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以来,进一步强化了广西面向东盟的经贸文化交流桥头堡作用。

  “加强对外法治宣传,是为广西对外开放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和法治保障的需要,也是展示我国法治建设成就、树立维护法治形象的需要。”广西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

  广西坚持把对外法治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边境3市立足全局,将法治宣传与平安和谐创建相结合,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联宣联育大格局,有效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使法治宣传教育在保障边境和谐稳定中的基础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百色市在边境靖西市建立各具特色的“八大普法板块”,包括以边境线公路沿线区域为辐射区创建“县域边境普法宣传板块”;以涉边村和口岸为基地建立“龙邦边贸普法示范板块”等;崇左市在党委、政府协调下,法治宣传分众化,在边境旅游景点使用中、英、越文开展“法律进景区”活动,提高游客边境法治意识,在全市口岸、边民互市点采取“边办公边宣传、边执法边普法”等形式开展“法律进商贸区”活动,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广西“七五”普法规划把对外法治宣传作为一项主要任务,体现广西的边疆特点。《规划》提出,总结近年来广西对外法治宣传工作经验,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对外法治宣传工作特点规律,增强对外法治宣传实际成效。发挥法治宣传引领、示范作用,在对外交往中集中展现法治成就、树立法治形象、传播法治理念、增进国际友谊,为巩固广西边境地区安全稳定、扩大对外开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将农民列为普法重点对象

  据了解,广西“七五”普法规划增加了“农民”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

  “新形势下农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负责人介绍说,加强农村的法治实践,对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强化基层法治保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广西历来重视农民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注重将传承民族文化和法治宣传有机结合,拓宽普法工作新思路,创建普法工作新模式,以民族文化、民俗活动为载体,民间自发组织文艺队伍为主角,用农民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法律法规。

  今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为保护乡村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等提供法制保障,这在全国尚属首创。有关部门深入广大农村地区,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座谈会,借助广播电视、村务公开栏、手机短信等进行宣传,同时探索运用山歌、漫画、短片、微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提高村民遵守乡村清洁条例的意识,以期形成长期、稳定的乡村清洁工作机制。

  当前,广西农村人口比重还比较大,“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和“美丽广西”建设任务都十分艰巨,为使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实现稳定的、持续的、不可逆的脱贫,实现农村经济、法治同步推进,广西“七五”普法规划提出应高度重视农民普法,着力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积极探索农民法治宣传教育方式途径,培育农村普法骨干力量。《规划》要求,提高农民特别是外出务工农民的法治观念和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积极引导农民合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权,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建设文明和谐法治社会主义新农村。

  法治宣传队伍逐步专业化

  “五五”普法期间,广西在全国首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目前已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联系点13459个,由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组织普法,以点带面辐射全区,发展了普法讲师团、法治宣传“大篷车”“轻骑队”、法治宣传志愿队等多样化的普法队伍,带动全社会学法用法。

  根据广西“七五”普法规划,广西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队伍选聘任用、培训学习、管理制度和考评奖惩机制,使法治宣传教育队伍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

  加强人员和经费保障,是落实“七五”普法规划的关键。针对广西一些地方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机构人员少、经费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七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充实基层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切实解决人员配备、基本待遇、工作条件、奖励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明确要求“各地区要把法治宣传教育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为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使法治宣传教育取得实效、落到实处,广西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西将健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工作责任制,推进国家机关落实普法责任,加强组织引领,推动各行业、各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推动媒体履行普法责任。